三棵树洪杰:三棵树下的修行者
为了什么做企业
灌输价值观并非易事。三棵树在企业文化制度上的开销,每年足足500多万元。
这又产生了一个矛盾: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所获成效,都不像是如今年销售十几亿元、行业排名前列的三棵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。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,倘若洪杰将相应的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见效快的地方,三棵树的业绩绝不止于此。
事实上,在传统制造业内,比三棵树做得大的企业数不胜数,像三棵树这样不惜代价打造灵魂的企业却凤毛麟角。“中国的老板们往往信奉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,做企业不赚钱,就等于犯罪。但却忽略了他另一句话,松下是培养圣贤的地方。那么,我们辛辛苦苦地做企业,究竟是为了什么?”
目的不同,走的路自然不同。同样是500万元,有人更愿意为广告招商再加一把火,有人却用来实现听上去很缥缈的“道法自然”。只是,洪杰的这种偏执究竟从何而来?
时间倒回20年前。1994年,从厦门化工学校分配到莆田物资公司的洪杰,在工作五年后辞职下海,创立了一个化工贸易公司,将化工原料从广东、宁波和泉州等地倒腾到莆田各个工厂。经过五年时间,他不但从这门生意中获利颇丰,还一口气开办了果园、印刷材料和煤炭经营,美其名曰“集团化运作”。
“那时候我年轻啊,狂得不得了,名片上印着一大串公司名字,什么都想做大,真不知道天高地厚。”当时福建沿海石油走私猖獗,洪杰跟生意上的朋友一起投资2000多万元,建了一个码头,打算进点石油来卖。然而,不久后厦门远华案发,国家重拳打击石油走私,洪杰刚建好的码头门可罗雀,他的公司也很快破产。
千万富翁转瞬间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,洪杰的人生跌入低谷。“落差太大,太痛苦了,经常晚上睡不着,想着第二天怎么还钱,我头发就是当时掉的。”这次刻骨铭心的失败,让他得出了一个信条:做企业要专一,做透一个领域就好。这让他后来在把三棵树做大的同时,放弃了大把投资房地产的绝佳机会。
“前几年,房地产来钱又多又快啊,当初如果我们投5个亿下去,拿到地皮即使不开发,现在起码都50个亿了,但这创造了什么价值吗?”暴利摆在面前谁不动心,洪杰也曾犹豫过,但他又转念一想:“如果赚了房地产这种容易钱,哪还会有心思赚办工厂的辛苦钱啊!”
这的确是一条艰辛的路。1999年,一心想着咸鱼翻身的洪杰,重拾大学时的化工专业,他花了3000元向一个朋友买下了一个反应釜,在一个200平方米的废旧化工厂里,创立莆田三江化工,打算生产乳白胶和万能胶。为了研制出自己独特的配方,他把样品搬到自家厨房,自己用高压锅做实验,结果一不小心高压锅爆炸——轰的一声,炸得他一条手臂鲜血直流,差点落下残疾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洪杰最终鼓捣出了配方,他生产的洪洋牌白胶和万能胶,很快打开了市场,当时一年销售达到了几百万元。而这场人生翻身仗的背后,更有一种影响了洪杰价值观的经历。
办厂之初,债务缠身的洪杰在资金上已经见底了,他招来十几个工人,但很快便发不出工资。他本以为工人们会作鸟兽散,工厂就此垮台,不料大家却一致支持他,让他缓过气后再发工资。甚至最困难时,他一度拿不出钱购买原材料,员工竟然主动借钱给他,帮他渡过难关。
当初这十几个员工中,至今还有一半的人跟随着洪杰,这一铭刻在他早期创业史上的细小片段,构成了他后来不惜真金白银投入员工福利的因果逻辑。而由此触及心灵的感动,也形成了他“渐悟”的修行起点。
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真是可以抛开利益的。”他开始真正思考一些终极问题,比如,做企业究竟为了什么——为自己积累财富?为了员工过得好?为社会创造价值?他越想越不明白,反而陷入一种痛苦,于是就买来一大堆书彻夜彻夜地读,最后在老子的道家思想里找到一些感觉。
“道法自然其实是说,要遵循规律,不能乱来。比如我做涂料,就不能去搞房地产。做企业就是为了寻找一种自然运行的规律,对自己、对员工、对社会都有益处。”后来,这些很缥缈的想法,逐渐落地变成了公园一般的产业园区和待遇优厚的员工福利;再后来,又抽象地聚集成了一个企业的灵魂。
相关文章
- 暂无资料
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
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涂界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涂界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
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网站总机:0757-66840566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757-66840650 邮箱:tujiemedia@163.com